loader

創新「伯樂」難尋「千里馬」技術跛腳

Foto

掉的拼圖在哪裡? 聽聽專家解析

政府各部會、學研單位都持續推動產學合作,也各自推出許多鼓勵措施,這或許能解決多數實務流程

上會遇到的阻礙,但在生醫領域的產學合作過程中,存在更多檯面上看不到的問題,拼圖掉在哪裡?

本刊邀請到多位在生醫產學合作具豐富經驗的專家一同深入探究,其中,「缺乏專業『鑑價』人才與

專責單位」又被認為是所有問題的核心。

Q1:產學各自做什麼?傻傻不清楚!

學界普遍缺乏業界訊息,使得老師的研究總是與業界真正的需求相去甚遠;而業界較不重視學界研發,有時產業缺乏的關鍵技術早已在學校開發出來,這兩個現象很容易讓彼此互相匹配的研發成果與企業擦身而過。

中興大學副校長楊長賢比喻,產學合作就像兩個人要結婚,多半需要有人先介紹兩人認識,否則就算在同一個生活圈,也有可能永遠碰不到面。

更何況產學這「兩人」的「成長環境」相差甚遠,一個一心想著要發表論文,另一個只想著賺錢,因此必須要有人去「牽線」。

楊長賢建議,「牽線」的工作應該由具公信力的政府單位(如科技部或經濟部)辦理,將執行相關的計畫中,評估、蒐集未來可能具應用潛力的技術,在不影響機密或專利等權力的情況下,定期公開給業界知道。這些研發成果的資訊一旦流通,真正有興趣的企業就會主動找上門來,這時產學的媒合會就很重要,而政府應扮演如一間有品牌的「婚姻介紹所」,先為雙方進行篩選,這樣可以確保雙方動機與目的,「交往」起來也更安全。

Q2:老師升等靠Paper,產學合作缺誘因!

創新研發多半是源自於學校老師,但不管是研究型大學或科技大學,學校老師一直都有個宿命,就是必須拼命「升等」,而現行的升等評鑑標準,多半還是以學術研究論文的發表為重,這個現象讓需要升等的老師幾乎對產學合作無心戀棧。

交通大學產學運籌中心主任劉典謨更指出,有些老師雖然有升等壓力,卻因為需要產學合作的經費來做研究,而接了合作案,就會造成產學雙方的目標上有些扭曲,開發方向也會走偏,開發出來的成果自然會受到很大限制。

目前,老師一旦離開學校進入產業界,要再回到學界並不容易,比如德國的技職教育很發達,英國也很講究創新創業,這些國家的老師在產學間的資歷是可以銜接的。

此外,每個老師的強項不同,有些人強在教學,有些人是研究,有些擅長應用性的實作,應該給不同長才的人都有一條路可以走,但現在只有學術升等這條路,未來或許可以考慮採取產學雙軌制。

Q3:技術不等於產品,老師高估、產業低估!

學術的研發創新往往屬於一種「發現」(discovering type),老師可能花了很多時間終於做出一個東西,或證明一種假設,當然會對自己的「發現」很有信心,但國立清華大學分子與細胞生物研究所所長張大慈直言:「技術不等於產品。」

在生醫領域,實驗室研發出來一種具特殊功能的蛋白質,最終若要做成產品,可能是一種試劑、設備或藥物等,但上述這些產品的品質與規格都必須符合現行法規,以學校實驗室的規模卻不太可能從一開始就以生產產品的標準進行研發。

學界做出的東西多半比較像「零件」,而沒有認證與組合,常常讓業者在承接時無法想像最終賣的產品為何?這時很多廠商就會認為「零件」很難往下走,也因此往往低估一些技術的價值。

對此,張大慈建議,如果每個學校的產學中心或研發處能夠保留一些經費,讓一些願意對外推廣的老師能夠得到資助,做出可對外展示、符合規格的原型 (Prototype)產品會很有幫助。

(本文節錄自《環球生技月刊》2016年12月號)

http://www.gbimonth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