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金融業大發股息的背後

Foto

各大金控、銀行的股利發放政策已在上月陸續獲股東會通過,即將從本月開始配股配息,統計結果顯示,今年國內金控、銀行、保險業等全體金融業者發出的現金股利,合計已超過200億元,尤其是16家金控業者,今年發出的現金股利,更是近3年來新高,讓金控股民笑開懷。

 現金股利攀高,某種程度固然象徵著金融業者獲利可觀,然而,另一方面其實也反映出金融業的發展之路受到掣肘,相關的原因,一方面來自於股東,另方面則來自於整個金融市場的獲利不易。

 從股東的面向來看,其實不論是公股金控,或是民股金控,絕大部分的股東,都希望能夠「現金落袋」,特別是公股金控,由於國庫財政困難,使得身為公股金控最大股東的財政部,更加需要現金的支援,所以,今年兆豐金、第一金、合庫金等公股金控,清一色以現金股利的配發為主,兆豐金更是全部發現金股利。

 至於民營金控,比起股票股利,大部分的股東亦更喜歡現金股利,畢竟若持有的是股票股利若要變現,還必須拿到市場上賣股才能變現,這一部分還得多課證交稅,但倘若直接發放現金股利,便可直接進行資金運用,拿去作其他的轉投資,其中,不動產的投資在金融業大股東之間,可說最為熱門,而且儘管央行打房,但以目前金融市場競爭激烈的市況來看,不少大股東仍相信,其實投資不動產的獲利,絕對比投資金融本業更加可觀。

 股東這樣的期待牽動了經營者對於股利政策以現金股利配發為重的決策。而從另一個盈餘遭股本規模擴張的稀釋效果來看,這也是經營者寧可多發現金股利的重要原因。金融業現在的總體獲利看似可觀,但實際上若以其股本規模及每股盈餘衡量,其實在各大產業之間排名末段班,這也反映出金融市場的僧多粥少所產生的後遺症,而對金融業者而言,倘若每股盈餘再被稀釋,也會影響股民的選股偏好,進而影響股價,因而對於發股票股利,更不敢掉以輕心。

 正因為如此,許多金融業的經營者除非看到了明確的併購機會,否則不僅不會輕易出手辦理增資、擴大股本,更直接在股利政策上先作出以現金股利為重的決定,以避免膨脹股本再稀釋每股盈餘,至於未來若有併購或擴張業務目的,導致淨值及資本規模必須擴張的需求,屆時再辦理增資即可,而不是「未雨綢繆」,先增加資本等待機會。

 也因此,今年金融業的現金股利發放的確創下近幾年來的新高水準,但是否真那麼可喜可賀,不無疑問,不論是大股東或是小股民,固然會因為一時的荷包滿滿感到開心,但真正該思考的,應是金融業在決定發放現金股利的背後,是否有需要克服的結構性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