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掌握使用者應用生態圈 創造產業新價值

Foto

台灣製造業近年來,受到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先生微笑曲線理論鼓吹下,以研發創新和品牌行銷提升附加價值,其中研發成果顯著,又以晶圓製造(75.4%)和IC設計(31.1%)最明顯,均高於台灣製造業的平均附加價值(24.8%);但是整體台灣產業的附加價值比起美、德、日還低個6-10%,且過度仰賴電子及光學產業。

 然而在品牌行銷上,台灣的自有品牌行銷仍須持續努力,本身因沒有大規模的內需市場可以支持品牌,所以得積極開發國際市場,挑戰較高,但是若要擺脫長期為人作嫁的製造代工產業模式,經營品牌則是一個需要持續投資及受鼓勵的不歸路。

 過去幾年台灣製造業轉型升級的重點,已從效率提升進展到創新驅動,因此不論是在追求技術性的解決方案,或是以服務導向商業模式都有逐步進展,只是歐美國家的新興產業,都已經將重點放在如何掌握使用者的未滿足需求,轉化成更大的價值創造,包含產品或服務的使用情境、使用者需求、及相關的利益關係人。

 同樣的技術,用在不同的地方就會造成不同的價值創造。舉例而言,史丹佛大學VR(Virtual Reality,虛擬實境)研發團隊,將VR應用在大學的橄欖球隊的四分衛訓練上,訓練模擬場上的即時反應,包含傳球時機、傳球目標、判斷對手防守布局、突破跑位等決定,其中的價值創造在於達到增進決策判斷、減少實際戶外訓練時間、突破場地限制、減少運動傷害等好處,結果就是球隊去年將傳球成功率從64%提升至76%,今年已將這套系統推廣到其他大學及職業橄欖球隊,而今年使用這套系統的大學橄欖球隊都有打入季後賽,目前也開始推廣到籃球及其他運動。

 這套VR系統的成功要素,除了是將技術應用到具有較高附加價值的領域 ─ 具有龐大商機的美國大學和職業橄欖球隊,還有一個原因是此套系統的公司CEO就是前史丹佛橄欖球隊的四分衛,他雖然不懂技術得搭配技術團隊,但是他懂橄欖球領域的使用情境、了解客戶的需求、也懂得如何說服客戶,這就是典型跨領域專業知識與創新技術的跨領域整合,未來將是很多智慧型產業如智慧醫療、智慧城市等服務應用產業的共通成功模式。

 目前全球新興的領導廠商都在以掌握「使用者應用生態圈」來創造產業新價值,超越以往提供產品或服務的營運模式。所謂「使用者應用生態圈」就是除了原本微笑曲線的研發、製造和品牌之外,還要將品牌行銷再深入去了解以人為本的使用者行為、使用者需求、及服務內涵,也要將研發的重點延伸包含系統整合、應用軟體、及大數據分析,也就是從微笑曲線兩端再往上延伸形成一個圓圈,圓圈的最上頭的就是以使用者為主價值創造的最高點,掌握此生態圈的制高點就能主導研發、製造、品牌和其他利益關係人之間的角色扮演及利益分配。

 Apple和Google之類的公司都是在掌握「使用者應用生態圈」的制高點,Apple在行動通訊及家庭應用領域逐步建構一個專屬封閉式的生態圈,整合其合作夥伴提供終端使用者統一的產品與服務;而Google則是在同樣的領域打造一個開放式的系統整合平台,讓其合作夥伴可以個自對生態圈內的使用者提供多元化的加值服務。雖然手段不同,兩者都在生態圈內積極掌握使用者的價值創造,進而扮演生態圈內角色及利益分配者。

 台灣產業升級轉型的策略之重點,應該要隨著物聯網的興起所影響與消費者相關(B2C)的資訊科技生活優化、及與製造相關(B2B)生產競爭力,效法Apple跟Google的作法,思考如何搶佔適合台灣優勢的「使用者應用生態圈」的制高點,連結國際合作夥伴進入新興市場,才能超越紅色供應鏈,甚至將紅色供應鏈變成為我們的合作夥伴之一。其中具體策略要能針對使用者創造新價值,槓桿台灣本身的供應鏈優勢,並強化系統與軟硬整合技術。

 台灣人口密度高,且具有融合多元化的華人特色,包含以YouBike與大眾捷運組合的智慧交通、以24小時便利商店為網絡的生活社區,和以結合國民健保與志工社群的健康照護體系等,都是台灣可以優先選擇的「使用者應用生態圈」試點,若能充分結合台灣供應鏈的優勢,創造具有華人特色的產業新價值將是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