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褪色的新經濟

Foto

進入網路時代之後,造就了一批「新經濟」產業,這些產業業態更迭速度之快,讓人應接不暇。幾年前你買的隨身碟、行動硬碟可能都還沒開封使用,如今大家已經都用虛擬的雲端硬碟儲存資料了;兩、三年前科技業熱議的虛擬實境(VR)、擴增實境(AR),現在已經被冷落一旁,取而代之的是AI、區塊鏈技術等。

 毫無疑問的,大陸是當前全球新經濟最具活力的市場之一,自千禧年以來,新經濟領域的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地出現,在龐大消費市場的支撐下,孕育出像BAT(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這樣的互聯網巨頭,以及後續崛起的京東、滴滴出行、小米、美團點評、今日頭條、拚多多等,這些新經濟公司受到投資者的追捧,短時間內可以完成多次融資,快速成為大型獨角獸後再IPO上市。

 但這樣的新經濟公司發展模式,最近不管在人事或公司願景上,都遇到不小的瓶頸。以巨頭BAT為例,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宣布明年卸任,為阿里的未來前景留下許多問號;騰訊的金雞母遊戲業務遭到大陸官方強力打壓,短期內業績難以樂觀;百度在魏則西醫療廣告事件後,雖極力轉型,但重量級專家的總裁陸奇離職,百度投入大量人力金錢的無人駕駛業務堪慮。

 至於其他的知名新經濟公司,也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像是京東創辦人劉強東在美國涉入性侵案件,滴滴出行的順風車司機犯下兩起命案,知名AI大廠科大訊飛爆出產品造假和侵占自然保護區土地等,還有曾風光一時的共享單車爆發倒閉潮。

 這些新經濟公司的問題,有的是人為的,有的是政策影響,有的則是受景氣所衝擊,而市場的直接反應,就是這些標榜新經濟的上市公司,多數股價大幅滑落。如今,新經濟公司已不再是人人追捧的市場寵兒了。

 若從新經濟的整體發展看,更大的隱憂應該是新科技產品的後繼無力,如同手機過去20年的發展一樣,從早期的黑金剛大哥大蛻變到現在寬螢幕智慧手機,如今業者很難推出讓消費者耳目一新的手機產品。新經濟正處在一個空窗期,即上一波主力的電商、社群網路、電子支付領域都已技術成熟、甚至市場飽和,但下一代能讓人驚豔的產品和技術,如AI和相關應用等,卻還處在一個摸索階段。

 弔詭的是,科技業專家和業者可能花了十幾年甚至數十年研發出的新科技、新技術,在投入商用短短一兩年後,就可能因為新一代技術或產品的問世而被淹沒在茫茫市場中,這個現象,應該是科技人最難以承受之重。

 但反過來看,也正因為新科技能夠快速地更迭、進步,所以才能帶動產業發展動能,讓新經濟更具活力。目前比較值得期待的,是明年5G商用正式上路,將可引爆新一波產業創新和轉型,也是當前逐漸褪色的新經濟可以再次奮起的重大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