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NDF開放 央行應大刀闊斧

Foto

1997年發生的亞洲金融風暴,在國際大鱷索羅斯的避險基金攻擊下,亞洲貨幣因而大幅貶值,新台幣也成了被襲擊的對象之一,1998年時,有外匯殺手之稱的新任央行總裁彭淮南,毅然決定禁止新台幣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NDF)業務,此舉被視為是穩定新台幣匯價的功臣,更奠定彭淮南「守匯有方」牢不可破的印象,但是16年過去,就連絕情谷底的小龍女都等到楊過了,國銀對NDF全面解禁的夢想仍只隱隱現出一線曙光。

 金管會近期力推金融業進口替代政策,也廣徵金融業者意見,多數銀行都提到想開放被禁止16年的新台幣NDF業務,央行總裁彭淮南對此表示可考慮分階段解禁,先從海外分行開始檢討,但這距離銀行希望的全面開放,仍有不小的落差。

 央行為何不願一次到位,理由很簡單,央行向來認為市場已有遠期外匯、換匯和換利等避險工具可滿足廠商避險需求、新台幣NDF具濃厚投機色彩且易淪為投機客炒匯工具、NDF採現金差價交割具高度槓桿,易以小博大,具有濃厚的投機色彩,這三點老掉牙的說法,成為央行一直不願輕開NDF大門的理由。

 央行的說法並非全部不對,NDF因為不是用本金而是採價差交割,確實屬於高槓桿的衍生性金融商品,但難道選擇權不是以小搏大?為什麼選擇權可以做,但NDF不行,這點央行首先應該給個交代。再來,談到用價差的特性投機炒作,期貨也是如此,難道金管會也應該為了擔心有人用期貨炒作、影響股市穩定,就全面關閉台股期貨?

 央行強調台灣是小型開放經濟體,相對穩定的匯率很重要,在開放過程中,紀律的維持及風險管理尤其重要,這一點,也不是沒有道理,只是16年過去,亞洲各國體質早已不同,就連屬於管制貨幣的人民幣都在逐漸開放了,新台幣匯率相關商品到底還要鎖國多久?說坦白點,央行不是對自己沒信心,就是對台灣的經濟沒信心,要不為什麼境外NDF可以,境內不行。

 廠商有沒有操作NDF的需求、銀行需不需要NDF業務,這應該由市場而非央行決定,如果央行只以穩定為名,對各項外匯商品業務鎖過來、鎖過去,很明顯就是希望操縱匯市,由此觀之,如果新台幣匯價是央行一手掌握,包括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在內的企業大老或出口商,要求央行替廠商「作」出一個新台幣價格來護出口,似乎也不是太無理的要求。

 更何況銀行說的好,央行關閉新台幣NDF業務,不代表市場就此消失,在台灣客戶,尤其是壽險業及貿易商,對新台幣、美元的匯率避險需求愈來愈大的同時,只是把這些人推向香港、新加坡等地交易;就算央行開了海外分行,銀行只要透過國內接單、海外交易,等於只是掩耳盜鈴,繞一圈來做相同的事,不如直接全面開放,減少廠商避險成本支出,以增加銀行相關獲利。

 政策原本就應因時制宜,16年前新台幣被狙擊之際,彭淮南關閉NDF有如使出如來神掌中的萬佛朝宗,一舉定江山,讓新台幣得以穩定,但這麼久的時間過去了,彭淮南也已10A護身,深受國內外肯定,平抑匯市的功力自然是較16年前更精進,不必再單靠關閉NDF。央行願意鬆口是好事,但更應破除凡事都要循序漸進、半開不開的迷思。

 而且左看右看,在政府力推金融進口替代的同時,現在正是全面重開NDF的最佳時機,一方面可洗刷過去台灣外匯商品不自由的惡名,也證明外匯殺手彭淮南不是只靠一招半式闖江湖,相較分段檢討,央行可慎重考慮一次到位、大刀闊斧的全面解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