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不平靜的甲午年

Foto

還記得5、6月間,太陽花學運才落幕不久,越南排華暴動和北捷喋血事件接連發生,和一位命理師朋友聊到,甲午年似乎真的特別不平靜!他當時以易經的原理向我解釋「甲午」分別代表的卦象,以及為何歷史上的、以及現在這個甲午年,大環境紛擾比較多。

 當時當然料不到,災難還會持續不斷發生,而且規模一次比一次大。其中高雄在發生多人傷亡、無家可歸的氣爆事故後,降下連日豪雨,救災、重建的進度都因此延宕,那畫面看了真的令人不忍,悲情的氣氛也一直延續至今未散。

 因為負責產業路線的關係,總有機會每隔一段時間就到高雄出差,也因此格外能感受到,每次到高雄,好像都有些什麼地方不一樣了。天空的確愈來愈藍,街上的造景更有趣了,豪宅進駐林蔭大道旁和港灣邊景觀最好的位置,還有,遊客也愈來愈多。

 表面上看起來,高雄這幾年變美了、變乾淨了。但我的高雄朋友們,尤其是不少傳統產業人士卻告訴我,高雄是變漂亮了沒錯,可是人口愈來愈少,薪水和台北愈差愈遠,投資愈來愈難。尤其是為了五輕關廠期限將屆,石化業者不斷尋思解套方案,但不論想出什麼方法,高雄市府就是緊閉溝通大門,只有一句「免談」。氣爆發生後,高雄市府又是一只公文送來,要求災區內的石化管線永久截斷,那之後業者如何進料?是要另覓管線途徑或從此改成陸運?市府當然也沒給答案。

 這場氣爆,就像120年前的甲午戰爭慘敗,戳破清朝政府同治維新後推動30多年洋務運動的美夢;讓人看穿了無論這幾年再怎麼美化,腳底下的各種石化管線、路上奔馳不斷的槽車和拖車,高雄其實仍是個不折不扣的工業都市。根據高雄市府本身的統計,高雄的就業人口在102年合計129.3萬人,單一行業從業人員以製造業最多,達34.6萬人,占26.76%。其中,石化業造就1.5萬個直接就業機會,年產值占高雄GDP的1/4,如果石化業在高雄全無生存空間,恐怕也非高雄之福。

 即使社會觀感對氣爆的餘悸猶存,人人談石化廠色變,但除了向業者求償、斷管之外,也應該積極找出與石化業和平共存之道。組一個令民眾喜歡的執政團隊不難,但要成為一個令人民尊敬的政府,高雄市府應該要做的事還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