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以藍色供應鏈跨越紅色供應鏈

Foto

隨著紅色供應鏈的崛起,在電腦、手機、面板、太陽能、半導體及相關零組件等領域上,逐步取代台灣廠商在大陸上的商機。影響所及,也衝擊了台灣電子資訊業及整體的出口。一時之間,台灣的悲觀論調四起,普遍認為台灣很難抵擋大陸的節節進逼。尤其是大陸挾其資金、資本市場的優勢,購併台灣企業,以4~5倍薪水惡意挖角台灣人才,台灣的廠商、高階人才很難抗拒。

 但事實上,大陸供應鏈的崛起絕非一朝一夕,而是逐漸坐大,逐步替代台灣廠商。而台灣產業被大陸替代程度的大小,端視本身產業升級速度的快慢,或結構調整的企圖心。過去,台灣產業跟隨日本之後,亦步亦趨,並在若干中間材料、零組件取代日本。日本並未懷憂喪志,反而移往更高階的材料、設備,掌握了半導體、汽車、工具機、紡織等領域的核心技術,維繫競爭優勢而獲得重生。因此,台灣未來的成敗關鍵因素之一,在於能否加速升級轉型,發展台灣的「藍色供應鏈」來取代原本自歐美、日本進口的材料、設備,進而彌補大陸紅色供應鏈替代台灣產品產值或附加價值的缺口。

 統計數據顯示,台灣七成的生產集中在零組件、中間財,但更上游的原料、材料、設備,台灣卻並未運用大量中游零組件或產品的出口、採購的優勢,建立本土性產業,致呈現大幅的貿易逆差。例如在半導體領域上,台灣輸入歐美技術、授權及美國應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的設備。面板、發光二極體的多數設備也都來自國外,自行車則大幅依賴日本Shimano的變速器,工具機則大量購置日本發那科的設備,醫院的高階醫療器材、設備也都來自國外。

 上述關鍵材料、設備的進口,也造就了台灣大幅的貿易逆差。過去政府及國內設備業者也一再呼籲進口替代,但成效相當有限。背後原因在於若干設備必須長期投入研發、跨領域的技術,且整合並不容易。再者,除了國內本身沒有能力產製的設備、材料外,若干設備、機器的進口採購金額高,在於對國產設備缺乏信心,不願採購。展望未來幾年,如果國內廠商每年可以利用國產設備替代1~2%的進口設備,則以每年進口金額新台幣1兆元,三成進口國外原料、設備、機台為基礎估算,一旦國內設備可以每年替代國外設備2%,就有200多億元可以省下來,多少可彌補紅色供應鏈替代的缺口。

 當然,利用國產設備、中間原材料生產,替代國外的進口,也有一定程度的風險,絕非一蹴即成。背後必須有風險管理(國產設備替代一旦出問題時應有的保險)與誘因設計,才能加速替代的過程。除了透過保險的設計來降低採用國產設備的風險外,應有哪些配套,可以加速替代的落實?第一,經濟部科專計畫除國內無產製外,可以考慮補助計畫應有一定比率採購國內產製設備的潛規則。第二,國內高階設備的投資可考慮列入抵減獎勵範圍。第三,補助學術界進行國產設備/進口設備差異比較,一旦差異不大,則投稿國際期刊,在國際曝光,強化國內外廠商對國產設備的信心。

 之外,第四,協助國內企業購併國外基礎科技、關鍵材料廠商,如上銀科技、友嘉實業即進行海外購併,大大地強化國際競爭力。第五,法規鬆綁引導創投、保險基金投入長期照護,進而帶動國內相關輔具、醫療器材的開發,以及先進科技的導入。

 同時,讓做研究有興趣的醫生減少看診,保留時間進行臨床研究,和國內醫材、輔具合作,從病患需求面開發病人真正需要的高階醫材及輔具。第六,恢復創投資金的股東投資抵減,使創投能夠再度蓬勃發展,藉由資本市場的熱絡,再次驅動台灣嶄新科技的發展並恢復往日的科技榮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