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保理培訓 是兩岸金融合作重要方向

Foto

根據世貿組織(WTO)統計,2014年全球貿易規模(商品加勞務進出口總額)為47.8兆美元,相較於十年前(2005年)的26.5兆美元,成長幅度高達80.4%。其中,2014年中國大陸就占了十分之一,達到4.9兆美元,較十年前的1.6兆美元成長更是超過兩倍,遠遠大於全球貿易總量的成長。大陸目前已取代日本、德國及美國的國際貿易霸主地位,高居全球首位。

 在全球貿易高速成長的背景下,相關的貿易金融行為也如雨後春筍般冒出。銀行進行相關融資產品的創新與研發,並大量推出如保理、應收帳款質押融資、信保融資、訂單融資、貨押融資等與貿易融資相關的業務及商品。其中,保理業務就是近幾年來在中國大陸快速崛起的一項貿易融資業務。

 保理全名為「保付代理」,台灣稱作「應收帳款承購業務」,主要是針對企業在交易過程中所衍生的應收帳款(基於交易雙方所訂定的貨物銷售或服務合同而來),由銀行或商業保理公司提供包括貿易融資、銷售分戶帳管理、應收帳款催收、壞帳擔保等功能的各種綜合性信用服務。因為保理業務在貿易金融方面的應用非常廣泛,讓企業在財務運作及貿易業務推廣上都極為便利,現今已是貿易融資中最被廣泛使用的工具。

 根據國際保理商聯合會(Factors Chain International,FCI)統計,2011年中國國內及國際保理業務量首度超過英國,規模達到2,700億歐元,高居世界第一。2014年此數值更大幅成長至4,061億歐元,占全球保理業務量的比重來到17%,已連續四年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保理市場。

 早期,中國大陸保理業務幾乎完全被銀行所壟斷,僅有銀行保理而無商業保理市場。但為配合近年來貿易融資高速發展趨勢,中國商務部也順應潮流,於2012年6月發佈《關於商業保理試點有關工作的通知》,讓保理市場不再僅侷限於銀行端,而是全面開放,相關的商業保理機構數量也快速成長。截至2014年12月底止,中國大陸共有26省市設有商業保理機構,全中國註冊成立的商業保理機構高達1,220家,足足比2013年成長3.23倍。

 由於保理市場蓬勃發展,相關的保理人才需求也隨之大量衍生。加上在金融科技(FinTech)浪潮席捲下,網路金融及電子商務等新業態的出現,讓商業保理業務日新月異,保理人才的培養與訓練也愈受重視。特別是大陸當前的保理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無形中對保理業務推廣及市場規模擴充帶來阻礙。為解決此一問題,中國大陸商務部保理專委會(CFEC)特別成立教育培訓小組,並設計出一系列兼具系統性及實戰型的課程(大陸保理業務水準考試(NFCC)培訓及認證),目的就是培育優質的保理專業人才。

 在大陸成功試辦個五期課程並培養出3、4百位保理專業人才後,NFCC培訓及認證課程年後首度來台舉辦,同時也希望藉此招募有意願至大陸從事商業保理業務的人才。這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機會,尤其是在大陸商業保理市場方興未艾之際,更加值得把握。從另一層面來看,這也是兩岸在共同建立金融人才培訓及證照互認機制的具體實現,可以明確優化金融人才配置,順暢人才充分流通的管道。

 自2009年兩岸簽署《海峽兩岸金融合作協議》以來,在金融證照與人才培訓的互通合作方面,發展始終不如金融市場與貨幣方面的開放,如允許兩岸金融機構准入及建立兩岸貨幣清算機制等。或許,可以把此次大陸保理業務水準考試(NFCC)培訓及認證課程,當作是一個契機,成功豎立兩岸金融人才培訓及證照互認機制的典範。在兩岸關係發展陷入停滯之際,這未嘗不是一個推動兩岸金融合作持續向前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