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以「轉型創新」取代「創新轉型」

Foto

最近某大企業舉辦年會,主題是「創新與轉型」,反映了台灣企業主普遍關心的議題。不僅如此,賴揆也不斷鼓勵創新,央行近期更發文指出,國家經濟發展已進入「創新驅動」,唯有創新才能促使經濟強勁成長。但在同時,台灣創新的速度卻相對遲緩,甚至形成「創新疲乏」,問題在哪裡?

 首先是創新的定義,政府有「5+2」產業,但關鍵不在特殊產業,而在能力及方式。今年是AI元年,全世界都在探討如何用機器人提高生產力,但台灣政府到很晚才了解AI對產業的重要性。「亞洲矽谷」把物聯網商品化,但其只是生態系中間的一個環節而已,物聯網(或AI)不是一個產業,而是貫穿於所有產業,各個產業在智慧化的過程中,都會和物聯網及AI連結,收集大數據並搭配雲端運算平台。

 台灣並非沒有創新的能量,每年全球各項發明比賽,台灣幾乎囊括所有大獎,但卻無法形成有代表性的企業,說明台灣缺乏創新的生態系統。最近「全球創業精神暨發展指數」(GEI)調查,台灣排名退步,甚至輸給香港,問題即在於此。台灣傳統創新即有問題,更不用說數位創新了,我們缺乏新經濟的生態體系,對中國業者非常不友善,而台灣資本市場本身的估值又偏低,不了解數位經濟,因此離新經濟越來越遠,連東南亞國家都不如,無法打造智慧創新的生態系統。

 企業決策者通常有兩個謬誤,第一是把創新認為是IT或科技界的事,事實上新經濟最重要的是商業模式創新,而非技術的創新,這必須由CEO親自參與,而不能交給資訊長。第二是把創新視為年輕人的專利,但今天的現實是許多老企業也很需要創新,只是不知從何著手。未來我們周遭的環境,都會走上數位化和智慧化,形成各種創新生態系統,如智慧零售、智慧醫療和智慧製造等,這需要企業管理者自身的覺醒,才能夠推動轉型。但許多決策者誤以為人工智慧就像是一部機器,只要接通就能夠運作,殊不知「智慧+X」的模型中,X的轉型是前提,否則不可能形成智慧生態系統。

 今天台灣經濟的一大問題,是新經濟和傳統經濟連不起來。政府積極想推動新經濟,但大部分資源卻仍然在傳統企業手裡,兩邊無法接軌,新經濟有心而無力,傳統經濟有力卻無知。但在中國和美國,線下和線上卻已開始彼此合作,甚至直接整合。亞馬遜併購有機超市Whole Foods,以及阿里併購銀泰百貨、百聯超市和中國大潤發,都是例子。在金融行業,中國大陸四大商業銀行也已和騰訊、百度和京東也形成戰略合作,化干戈為玉帛。亞馬遜最近開始跨足藥局領域,類股股價馬上受到影響,傳統零售業者如沃爾瑪為了自保,不但把公司名字從Store改成Inc.,也積極和新經濟業者Google策略聯盟。

 歐美和中國大陸因為對新經濟比較開放,允許「顛覆式創新」,新創企業可以形成創新模式、後發先至,打破傳統壟斷。以中國第一家網路保險公司眾安為例,有阿里、騰訊和平安保險參股,成立4年即在香港上市,成功募資15億美元,成為第一家Fintech概念股。中國大陸監管採「先行先試」,開放到一定程度後再予以收緊,比如說P2P及「餘額寶」,都屬於類似模式。但這種方式並不適合台灣,因此台灣僅能推行「漸進式」而非「革命式」的創新。

 國發會今年成立「產業創新轉型基金」,鼓勵企業「以創新的方式達到轉型升級目的」,但其出發點其實是以協助企業轉型為主。因此,未來台灣應該加強「轉型創新」的思維,以傳統經濟角度出發,把轉型放在前面,不要過分強調由新經濟角度出發的「創新轉型」,一步一步,讓所有人都能朝一致目標邁進,而不只偏限於科技人或年輕人,樹立正確的概念,把傳統企業的轉型和新創企業的創新連結起來,才能由葉到枝、由樹到林、由舊到新、由裡到外,形成全面的智慧生態體系!